赠泰霞真士祈雨之验
[宋代]:林景熙
火旗焰焰烧刊垠,蒺藜满道风扬尘。
槁苗无花不作谷,老农扶杖田头哭。
哭声不为填沟渠,室罄何以供官轮。
檄龙呗佛寂不应,晰蜴那能擅权柄。
泰霞真士鞭风霆,绿章叩天天亦惊,
玄云沛雨起肤寸,点点都是盘中饭。
须臾收斂归无声,翩然驾虬出山城。
我闻调元功自古,亢为常暘伏常雨。
庙堂有道司牧良,坐看玉烛开金穰。
淮南捕蝗蝗更在,饥蛟齿入陆成海。
肥羊日日供大官,论功乃使专黄冠。
火旗焰焰燒刊垠,蒺藜滿道風揚塵。
槁苗無花不作谷,老農扶杖田頭哭。
哭聲不為填溝渠,室罄何以供官輪。
檄龍呗佛寂不應,晰蜴那能擅權柄。
泰霞真士鞭風霆,綠章叩天天亦驚,
玄雲沛雨起膚寸,點點都是盤中飯。
須臾收斂歸無聲,翩然駕虬出山城。
我聞調元功自古,亢為常暘伏常雨。
廟堂有道司牧良,坐看玉燭開金穰。
淮南捕蝗蝗更在,饑蛟齒入陸成海。
肥羊日日供大官,論功乃使專黃冠。
唐代·林景熙的简介
林景熙(1242~1310),字德暘,一作德阳,号霁山。温州平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南宋末期爱国诗人。咸淳七年(公元1271年),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,历任泉州教授,礼部架阁,进阶从政郎。宋亡后不仕,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。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。他教授生徒,从事著作,漫游江浙,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、创作成绩卓著、最富代表性的作家,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。卒葬家乡青芝山。著作编为《霁山集》。
...〔
► 林景熙的诗(243篇) 〕
清代:
夏孙桐
竹林花萼尽英耆,入洛行窝又一时。各有声名传日下,相看杖履趁春期。
老人南极占星聚,雅集西园入画宜。乡望家祯成国故,从来此会独标奇。
竹林花萼盡英耆,入洛行窩又一時。各有聲名傳日下,相看杖履趁春期。
老人南極占星聚,雅集西園入畫宜。鄉望家祯成國故,從來此會獨标奇。
宋代:
王称
完山有鸣鸟,其声一何哀。死别徒已矣,生离当告谁。
圣人出应期,玉烛耀九垓。三殇无怨苛,四表罔不谐。
完山有鳴鳥,其聲一何哀。死别徒已矣,生離當告誰。
聖人出應期,玉燭耀九垓。三殇無怨苛,四表罔不諧。
宋代:
释居简
教欲明南国,无如小召公。埙篪后先奏,鲁卫古今同。
特操银潢远,清班玉笋空。洛阳潮雪外,脚脚是华风。
教欲明南國,無如小召公。埙篪後先奏,魯衛古今同。
特操銀潢遠,清班玉筍空。洛陽潮雪外,腳腳是華風。
宋代:
吕陶
挂冠归后爱林泉,择地为亭欲看山。清画绝无尘坌到,白云常与性情閒。
诗书教子雍容外,琴酒娱宾笑傲间。堂构不隳门有庆,綵衣终约锦衣还。
挂冠歸後愛林泉,擇地為亭欲看山。清畫絕無塵坌到,白雲常與性情閒。
詩書教子雍容外,琴酒娛賓笑傲間。堂構不隳門有慶,綵衣終約錦衣還。
宋代:
宋伯仁
不为鲈鱼忆故乡,只缘心事近重阳。
鬓丝添得三分白,空被黄花笑一场。
不為鲈魚憶故鄉,隻緣心事近重陽。
鬓絲添得三分白,空被黃花笑一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