枯木逢春的成语故事


枯木逢春

拼音kū mù féng chūn

基本解释枯:枯萎;木:树木;逢:遇上。枯树遇上春天又有了生机。比喻经历挫折又获得生机。

出处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 卷二十三 唐州大乘山和尚》:“问:‘枯树逢春时如何?’师曰:‘世间希有。’”


枯木逢春的典故

梁武帝时,谏议大夫韦恕被贬为驷马监的判院。一天梁武帝的“照殿玉狮子”跑了,韦恕的手下沿着雪上的马蹄印找到张果老的瓜园,韦恕带全家去拜谢张果老。张果老看上韦恕的18岁的女儿,韦恕顺从天意将女儿嫁给80多岁的张果老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枯木逢春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坐薪悬胆 《金史 术虎筠寿传》:“中都食尽,远弃庙社,陛下当坐薪悬胆之日,奈何以球鞠细物动摇民间。”
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翘尾巴 毛泽东《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》:“一万年也不要骄傲,永远不要翘尾巴。”
讴功颂德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民皆歌乐之,颂其德。”
一视同仁 唐 韩愈《原人》:“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,笃近而举远。”
顺口溜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六章:“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几句顺口溜形象地概括了眼下的形势:上面放,下面望,中间有些顶门杠!”
浪费笔墨 老舍《多鼠斋杂谈》:“他便也只会忌妒,而一天到晚浪费笔墨,攻击别人,且自鸣得意。”
来踪去迹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,今番杀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问他,却也怀着鬼胎。”
逆来顺受 宋 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12出:“逆来顺受,须有通时。”
水中捞月 元 杨景贤《刘行道》三:“恰便似沙里淘金,石中取火,水中捞月。”